疾病专题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疾病专题 > 正文

疾病专题

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,正是人体顺应自然、调养身心的黄金期。《黄帝内经》云: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。中医重视春季养生,根植于“天人相应”的整体观。五行学说中,春属木通于肝。《黄帝内经》以春应肝木,主升发条达,谓“逆春气则少阳不生,肝气内变”,而孙思邈更在《千金方》中警示"春七十二日,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"。因此,中医讲究“春养肝、健脾胃、防春燥”,春季养生犹如治未病之圭臬,把握生发之机,方能为全年健康筑基。今天,js345线路检测中西医结合科张燕副主任医师就带大家解锁一套“茶饮+穴位”的春季养生秘籍,操作简单,在家就能轻松上手。

一、春季养生茶饮:喝对一杯茶,疏肝健脾又养颜

春季肝气旺盛,易上火、犯脾胃,这几款茶饮帮你“浇灭”肝火、赶走湿气!

1. 竹叶莲子心茶

配方:莲子心4粒,竹叶6克,单晶冰糖2~3颗

将莲子心、竹叶用开水冲泡,放入少许冰糖,代茶饮

功效:清心火。

主治:舌尖溃疡,小便黄或淋漓涩痛,烦躁,入睡难。

2. 夏枯草茶

配煮水代茶饮。

功效:清肝泻火、散肿消坚。

主治:体实,脸涨红,脾气大,血压高,口中苦,眼垢多。

3.芦茅二根蜂蜜水

芦根30克,白茅根30克,蜂蜜少许。

将芦根、白茅根加水煎煮30分钟后滤出药液,加蜂蜜少许调味,即可饮用。

功效:滋阴降火、泄热除烦。

主治:体瘦,口干渴,咽痛,小便淋漓涩痛。

4.麦冬百合乌梅茶

麦冬10克,百合10克,乌梅(去核)3颗,冰糖适量。

将麦冬、百合、乌梅用开水冲泡,加入冰糖即可饮用。

功效:养阴、生津、除烦,适合阴虚内热之人平时当茶饮。

主治:体瘦,唇红,手脚心热,易盗汗,易咽痛

二、穴位按摩:按一按,气血通畅少生病

春季肝气易郁结,推荐4个“黄金穴位”,每天按一按,全身轻松!

1. 太冲穴:自带“消气开关”

位置:足背第一、二脚趾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。

按法:拇指按压3分钟,感觉酸胀即可。适合情绪暴躁、头痛的人。

功效:疏肝解郁,专治“一点就炸”的暴脾气!

2. 足三里:脾胃“加油站”

位置:外膝眼下四横指,胫骨外侧一横指。

按法:顺时针揉按2分钟,饭后按助消化。适合腹胀、没胃口的人。

功效:增强脾胃功能,吃嘛嘛香!

3. 肝俞穴:养肝护肝“能量站”

位置:背部第九胸椎下,旁开两指宽。

按法:双手握拳,用指关节上下搓揉至发热。或用艾灸10分钟,效果更佳。

功效:疏通肝经气血,缓解肩颈僵硬、疲劳。

三、春季养生注意事项:避开雷区,健康加倍!

1. 起居:春捂防寒,早睡早起

穿衣:“下厚上薄”护住腰腹、脚踝,尤其早晚温差大时。

作息:晚上11点前入睡,早晨7点起床,顺应阳气生发。

2. 防病:防过敏、防倒春寒

过敏党:花粉季戴口罩,回家清洗鼻腔;少吃海鲜、芒果等易致敏食物。

心脑血管人群:早晚加穿背心,起床时“三个30秒”(躺30秒→坐30秒→床边坐30秒)防头晕。

3. 情绪:踏青散心,远离emo

多去公园散步,拍打腋下“极泉穴”释放压力;室内放绿植或鲜花,提升愉悦感。

春天就像身体的“重启键”,一杯茶疏肝解郁,几个穴位畅通气血,顺应自然规律调整饮食起居,就能轻松养出好状态!快转发给家人朋友,一起解锁健康春日吧。

中西医结合科张燕副主任医师提醒:孕妇、慢性病等特殊患者饮用茶饮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;穴位按摩避开皮肤破损处。